累犯、再犯是否一律不得适用缓刑

累犯、再犯是否一律不得适用缓刑,需结合我国《刑法》规定及司法实践具体分析,核心在于是否构成“累犯”以及是否符合缓刑的实质条件。具体区分如下:


​一、累犯一律不得适用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的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前罪与后罪性质​​:
    • ​一般累犯​​:前罪与后罪均为故意犯罪,且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 ​特殊累犯​​:前罪与后罪为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任一类罪。
  2. ​时间间隔​​:
    • 一般累犯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
    • 特殊累犯无时间限制。
  3. ​年龄限制​​:前罪与后罪发生时犯罪人均需年满18周岁。

​法律后果​​:一旦构成累犯,无论后罪情节如何,均禁止适用缓刑,且必须从重处罚。


​二、再犯(非累犯)可能适用缓刑​

若犯罪分子有前科但​​不构成累犯​​,且符合缓刑实质条件,仍可适用缓刑。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刑期条件​​:本次犯罪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实质条件​​(缺一不可):
    • 犯罪情节较轻;
    • 有悔罪表现(如认罪、退赃、赔偿等);
    • 经评估无再犯罪危险;
    •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3. ​排除累犯身份​​:
    • 前罪为过失犯罪;
    • 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超五年;
    • 前罪发生时未满18周岁。

​示例​​:

  • 某人10年前因盗窃被判刑,现因过失犯罪被判2年,若符合实质条件,可适用缓刑。
  • 未成年人前科记录不影响成年后非累犯犯罪的缓刑适用。

​三、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批复(高检发释字〔2020〕1号):

  •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符合累犯“刑罚执行完毕”要件,故再犯罪不构成累犯。
  • ​例外​​: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或发现漏罪,需撤销缓刑并数罪并罚,此时可能构成累犯。

​实践处理​​:虽不构成累犯,但前科可作为新罪量刑的酌定从重情节。


​四、特殊群体的缓刑适用​
  1. ​未成年人、孕妇、75岁以上老人​​:符合条件时​​应当宣告缓刑​​,但累犯除外。
  2. ​职务犯罪等​​:虽非累犯,但因社会影响恶劣,实践中缓刑适用从严把握。

​结论与例外归纳​
​情形​​是否可缓刑​​关键依据​
构成累犯 一律禁止《刑法》第七十四条
再犯(非累犯)+符合条件 可以适用需同时满足刑期、悔罪、无再犯危险等实质条件
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 不构成累犯司法解释明确排除累犯认定
未成年人/孕妇/75岁以上者 应当适用符合条件时强制宣告缓刑(累犯除外)

​提示​​:是否构成累犯是核心分界点。对非累犯的再犯,法院需结合​​再犯危险性评估​​(如社区调查、心理评估)综合判断,而非仅因前科直接排除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