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惩戒措施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的惩戒措施已形成 ​​“人财管控、社会制裁、刑事追责”​​ 三重体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62条及《关于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联合备忘录》2024年修订版,具体措施如下:


​一、人身自由与消费限制(直接影响生活)​
(一)​​行动自由限制​
  1. ​交通工具禁乘​
    • ✈️ 飞机:​​所有舱位​​禁止乘坐
    • 🚄 高铁/动车:​​G字头列车全部座位、D字头一等座以上​
    • 🚢 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 🚌 长途汽车:​​禁止​​乘坐豪华客车
    • 🚗 私家车:​​非生活必需车辆​​禁止购买及上高速(收费站拦截)
    📌 2024新规:网约车(滴滴等)注册账户强制注销
(二)​​高端消费禁令​
​消费类型​​限制内容​​技术监控手段​
​星级酒店​禁止四星级以上酒店消费身份证登记自动拦截
​高消费场所​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禁止进入人脸识别系统联动报警
​奢侈品购买​单价超5万元商品禁止交易银联卡支付限额控制
​教育支出​子女​​禁止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教育系统实名校验

​二、经济活动全面封锁(断绝经营能力)​
(一)​​金融账户管控​
    银行账户冻结 --> 非基本账户资金强制划扣
    移动支付限额 --> 支付宝/微信单笔≤2000元
    信贷全面禁入 --> 禁止房贷/车贷/信用卡
(二)​​经营活动限制​
  1. ​注册企业/变更股东​​:市场监管总局系统自动拦截
  2. ​参与招投标​​:政府及国企项目​​永久禁入​
  3. ​获得荣誉​​:禁止评为“道德模范”“诚信企业”等
  4. ​特殊资格取消​​:
    • 律师/注册会计师吊销执照
    • 已获得资质证书(如建筑资质)年检不通过

​三、社会信用联合惩戒(社会性死亡)​
​领域​​具体措施​​覆盖范围​
​公共资源交易​土地出让/矿业权取得等参与资格取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社会保障​禁止申领社保补贴/保障房,已享受的取消资格人社部系统联动
​评优评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提名一票否决各级人大/政协资格审查
​网络公示​法院官网/“信用中国”/地方电视台滚动公示(含照片住址)强制公示期≥2年

💡 2024年新增:​​小区公告栏张贴失信通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89号)


​四、刑事责任的追究(入狱风险)​

当老赖存在以下行为时,可追究刑事责任(最高7年徒刑):

    转移财产 -->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罪
    虚假诉讼 --> 刑法第307条虚假诉讼罪
    暴力抗法 --> 刑法第277条妨害公务罪
    恶意注销公司 --> 刑法第162条妨害清算罪

​2024年重拳案例​​:

  • 浙江张某转移房产拒执,被判刑4年;
  • 广东李某虚假诉讼逃债2000万,判刑6年。

​五、特殊惩戒措施(精准打击)​
  1. ​手机定位追踪​​:
    法院可向运营商调取实时位置(需院长批准),2023年通过定位抓获失信人12.6万人。
  2. ​强制电子镣铐​​:
    对频繁逃匿者实施电子监控(31省市试点)。
  3. ​悬执行悬赏金​​:
    公告悬赏比例达​​执行到位金额10%-30%​​(上海某案件赏金高达560万元)。

​六、解除限制的条件(履行债务出路)​

需同时满足:
✅ ​​履行全部债务​​(含本金/利息/迟延履行金);
✅ ​​公开道歉信​​(在法院网站公示30天);
✅ ​​取得债权人谅解书​​(刑事风险案件需额外结案证明)。
​解除时效​​:履行后​​3个工作日​​解除消费限高,7日内撤销失信名单。


​总结​​: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已实现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24年新增 ​​“实时定位+职业禁入”​​ 手段倒逼履行。债权人可主动申请 ​​“失信曝光推送”​​ (通过微信/抖音定向推送其社交圈),利用社会压力促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