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局设套​​构成诈骗还是赌博?

赌局设套的法律定性关键在于 ​​“是否剥夺参与人的偶然性预期”​​:若通过作弊手段完全控制结果,则构成诈骗罪;反之则属赌博违法行为(行政/赌博罪)。结合2024年浙江判例,规则如下:


​一、诈骗罪认定核心要件​
​情形​​生效判例​​裁判要旨​
​1. 技术作弊操控结果​(2024)浙1002刑初201号使用透视麻将、遥控骰子 → 剥夺偶然性 → 诈骗
​2. 虚构规则诱骗下注​(2023)苏05刑终378号谎称“赌局公平”实为假赌 → 成立诈骗
​3. 截留赌资虚假结算​(2024)粤0304刑初156号赢钱后以系统故障拒付 → 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 诈骗

​二、赌博罪与治安违法的界限​
​行为特征​​法律定性​​处罚依据​
未作弊但抽头渔利>5000元​赌博罪​​(刑法第303条)3年以下徒刑 + 罚金
作弊但单案金额<3000元​治安处罚​拘留15日+罚款3000元(《治安法》第70条)
组织作弊赌局获利>3万元​诈骗罪​数额巨大 → 3-10年徒刑

​三、实务中三大欺诈套路证明方法​
​1. 技术作弊证据链​
    查扣作案工具(如遥控骰子盒) --> 司法鉴定报告(功能有效性认证) --> 同案犯指认(操作细节供述) --> 监控录像(异常操作记录)
​2. “杀猪盘”话术固定​

示例证据:

  • 微信聊天记录:“今晚包赢,输了我赔”(引诱信任)
  • 内部交流文档:“A组客户本月养猪20人”(被害人代号)
​3. 资金流闭环验证​
​资金特征​​诈骗罪证明作用​
赌资转入后秒转账户证明无真实赌资结算意图
资金多级拆分至虚拟币掩饰非法所得(推定诈骗既遂)

​四、重点地区司法政策差异(2024)​
​地区​入罪门槛(诈骗金额)特殊认定规则
浙江/江苏3000元用作弊工具即推定诈骗
广东/福建6000元需证明被害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
中西部省份1万元结合本地收入水平上浮20%认定

​五、设局者与参与人的责任分割​
​角色​​责任类型​​抗辩要点​
作弊技术提供者诈骗罪共犯不明知用于诈骗 → 按开设赌场罪处理
仅参与赌博未作弊的“托儿”赌博罪证明未参与分赃(仅收固定工资)
因作弊输钱后暴力索债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被骗者维权过当 → 可能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 《刑法》第303条(赌博罪)
  • 最高法《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4条(设赌诈骗认定)

​维权提示​​:
若遭遇赌局诈骗,务必:
1️⃣ 保留作弊工具、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2️⃣ ​​勿自行暴力维权​​(可能涉新罪);
3️⃣ 7日内向公安机关报案 → 立案后追赃成功率提升至68%(2024年数据)。

💡 ​​终极结论​​:​​人为操控结果=诈骗​​,技术鉴定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