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临界点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限核心在于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是否具备真实履约能力及还款意愿,但司法实践中需穿透以下 […]
-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寻衅滋事罪(强拿硬要型)与抢劫罪的区分关键在于 暴力程度、取财手段及行为公开性,但2024年司法实践新 […]
-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核心区别确以行为动机为分水岭,但实践中需结合侵害对象特定性、社会秩序损害程 […]
-
刑事责任年龄如何划分?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需承担哪些罪名?
根据中国《刑法》2023年修正案及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事责任年 […]
-
聚众斗殴被动参加者是否担责?
在聚众斗殴罪中,被动参加者的责任认定需同时满足“胁迫性+损害零关联+行为克制”三大核心要件,司法实践已 […]
-
聚众斗殴罪主犯与从犯划分标准
在聚众斗殴罪中,主犯与从犯的划分需综合 行为作用、组织程度、危害后果 三大要素,远超单纯的“动手程度” […]
-
什么是“黄金37天”(刑拘至批捕的最关键期)?
“黄金37天”是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至检察院批准逮捕前的37日关键期,直接决定案件走向(撤 […]
-
聚众斗殴罪中未成年主犯如何处理?
针对聚众斗殴案件中未成年主犯的处理,需严格遵循 “刑事责任年龄+行为性质+特殊保护” 三重规则体系,以 […]
-
聚众斗殴罪首要分子如何认定?
聚众斗殴罪中首要分子的认定核心在于证明其组织、策划、指挥作用,实践中需通过客观证据锁定实际控制 […]
-
如何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在刑法中,“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二者的法律后果、定罪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