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出租车的劳动合同及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因涉及劳动关系与承包关系的交叉,其处理需结合争议性质、程序规则及司法实践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处理规则及操作指引:
一、案件定性:区分劳动争议与普通合同纠纷
- 劳动关系项下争议出租车司机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承包合同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时,因工资、社保、解雇赔偿等引发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需先申请劳动仲裁。
- 示例:司机主张公司未缴社保、克扣工资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承包合同项下争议若争议仅涉及承包费金额、车辆维修费分担、燃油补贴等纯经济性约定,且未与劳动合同关联,则按普通合同纠纷处理,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 转包引发的财产纠纷司机将车辆转包给第三人产生的费用分摊、押金返还等争议,属于财产性合同纠纷,无需劳动仲裁前置,可直接诉讼。
二、仲裁前置程序:劳动争议的必经步骤
- 强制仲裁要求劳动争议需先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未经仲裁直接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 仲裁不予受理的救济
- 若仲裁机构以“承包纠纷”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可凭《不予受理通知书》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受理并视为已完成仲裁前置程序。
- 法律依据: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6条。
- 例外情形仲裁机构已就劳动关系与承包关系合并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起诉的,法院可一并审理两类纠纷。
三、司法处理:法院审理的核心规则
- 案由设置同时涉及劳动权益和承包合同纠纷时,案由可列为 “劳动争议、合同纠纷” ,允许合并审理。
- 法律适用差异争议类型适用法律处理要点劳动权益(如工资)《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约定违约金(培训/竞业除外)承包合同(如押金)《民法典》合同编尊重意思自治,可约定违约责任混合争议劳动法+合同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如最低工资)
- 典型争议的裁判规则
- 风险保证金:公司收取押金违反《劳动合同法》,应返还并支付利息(无论合同约定)。
- 承包金减免:婚丧病假期间原则上不减免承包金,但司机交回车辆的可协商减免。
- 最低工资保障:若承包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公司需补足差额。
- 加班工资:出租车行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司机超时工作系自愿创收,一般不支持加班费主张。
四、劳动关系认定:核心争议的解决路径

总结:操作指引
- 维权路径选择
- 劳动争议:仲裁 → 不服裁决 → 15日内起诉。
- 承包纠纷:直接向法院提起合同诉讼。
- 证据准备
-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
- 承包合同:缴费凭证、车辆交接单、转包协议。
- 风险防范
- 司机:避免签署“非劳动关系”声明,保留管理痕迹证据(如培训记录)。
- 公司:分离劳动合同与承包合同条款,避免混同责任。
提示:各地司法实践存在差异(如北京、江苏明确支持劳动关系认定),建议优先参考本地高院解答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