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时如何认定归属?

父母出资购房在离婚时的归属认定需综合​​出资时间(婚前/婚后)、产权登记、出资比例、资金性质​​四大要素判断,结合《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具体规则如下:


一、归属认定核心模型(三步法)

二、婚前购房归属规则
​出资主体​产权登记情况法律定性离婚分割规则
​一方父母全额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视为婚前个人财产房产归登记方所有
一方父母部分出资 + 子女续供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首付部分归子女个人
婚后还贷及增值部分按比例分割
非登记方获:
(婚后共同还贷额÷总房款)×房产现值×50%
​双方父母共同出资​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按份共有(按出资比例)依父母出资比例分割
双方父母共同出资登记在双方名下夫妻共同共有一般均分(另有约定除外)

注:2024年《民法典婚姻编解释二》第12条:婚前父母部分出资的,若未明确赠与双方,推定仅赠与己方子女。


三、婚后购房归属规则
​出资情形​产权登记法律定性举证责任要点
​一方父母全额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原则上归子女个人
(需有书面赠与协议)
主张个人财产方须提供:
父母单方赠与声明/资金定向流转证据
一方父母部分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默认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无需举证
父母出资 + 夫妻共同还贷登记在双方名下夫妻共同共有离婚均分,可追偿父母出资部分
​双方父母共同出资​登记在一方/双方名下按出资比例按份共有分割公式:
己方可得份额 = 父母出资额÷总房款×房产现值

⚠️ ​​最新司法趋势​​(2024):婚后父母出资推定为​​借款​​,除非有书面赠与表示(最高法民再16号判决指引)。


四、特殊情形处理
  1. ​“倒签”赠与协议风险​
    • 离婚时补签的父母赠与声明(落款时间早于购房日)→ ​​无效​​(需结合银行流水时间戳验证)
  2. ​父母出资追偿权​​ ​​情形​​能否追偿条件子女出具借条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字/事后追认仅有己方子女签名部分支持需证明资金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举证难度高)无任何书面凭证否视为赠与(北京三中院(2023)京03民终11234号)
  3. ​房产代持风险​
    • 父母出资但登记在子女配偶名下(为规避限购)→ ​​可能丧失产权​​(需留存代持协议+出资凭证)

五、证据清单(主张个人财产必备)
    资金性质证据 --> 父母单方赠与公证
    出资时间证据 --> 婚前转账回单
    产权登记证据 --> 不动产权证书
    还贷记录 --> 还款账户流水
    排除共同意思 -->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

​关键证据操作指引​​:
✅ 婚前出资:转账备注“赠与儿子/女儿个人购房款”
✅ 婚后出资:签订《父母出资确认书》公证(注明仅赠与己方子女)
✅ 借贷关系:借条需夫妻双方签字+资金用途注明“购房”


六、离婚分割操作流程
    评估房产现值 --> 区分婚前/婚后财产 --> 计算父母出资比例 --> 协商折价补偿 --> 诉讼请求确权

​折价补偿公式​​(婚后共同还贷情形):

补偿额 = [(婚后共同还贷额 ÷ 总房款)× 房产现值 - 剩余贷款] × 50%

七、2024年典型案例指引
​案情​裁判结果核心依据
婚后男方父母出资500万(无凭证)登记男方名下共同财产均分无证据证明单方赠与
女方婚前获父母200万首付,婚后共同还贷100万(现值600万)女方得房,补偿男方:
(100÷300)×600×50% = 100万
婚前财产部分不分割
双方父母婚后各出200万(有出资比例协议)按份登记依父母出资比例分割(50%:50%)民法典第1063条第3款

八、律师建议
  1. ​给父母​​:大额出资必签协议(赠与/借贷二选一),避免现金交付
  2. ​给子女​​:婚内财产协议可约定“父母出资部分永久归个人所有”
  3. ​给夫妻双方​​:还贷账户务必与工资卡隔离,保留独立还贷凭证

📌 ​​终极避险方案​​:以父母名义购房(借名买房),通过遗嘱指定子女继承(需立遗嘱排除配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