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刑法》第224条及2024年最新司法解释(法释〔2024〕1号),结合司法实践提炼的 ​​10大核心要点​​,附量刑计算模型与辩护策略:


一、罪名本质与立法结构

二、五大入罪行为模式(第224条)
​行为类型​​典型案例​2024年认定新规
​虚构主体​伪造身份证/公章签订合同使用深度伪造(AI换脸)签约从重处罚
​虚假担保​提供伪造房产证/股票质押担保物价值不足50%即构罪
​诱饵钓鱼​小额履约后骗取大额资金首次履约额 < 诈骗额20%即推定非法
​逃匿转移​收款后失联 + 转移资产失联超72小时 + 资金流向异常账户
​其他手段​伪造货权凭证/循环买卖融资虚增流水超3倍即定罪

三、立案追诉标准(2024年调整)

​双层门槛需同时满足​​:

    数额标准 --> 个人诈骗≥6万元
    数额标准 --> 单位诈骗≥20万元
    情节标准 --> A[骗3人以上]
    情节标准 --> B[造成直接损失≥10万元]
    情节标准 --> C[曾因合同诈骗被行政处罚]

注:网络合同诈骗 ​​案值减半计算​​(即个人≥3万,单位≥10万)


四、量刑阶梯模型

​公式​​:
量刑基数 = MAX(数额刑阶,情节刑阶) + 退赔减刑幅度

​犯罪数额​基本刑加重情节刑(造成破产/自杀等)
6万≤X<50万元3年以下3-5年
50万≤X<300万元3-10年5-12年
X≥300万元10年以上或无期12年-无期

​退赔减刑规则​​:

    全额退赔 --> 最高减刑40%
    部分退赔 --> 每退赔10%减刑6个月
    未退赔 --> 不得适用缓刑

五、与民事欺诈的 ​​5大核心区别​
​维度​合同诈骗罪民事欺诈
​主观目的​非法占有(无履约意图)谋取不正当利益(有履约可能)
​履约能力​签约时无实际履行能力具备基本履约能力
​财物处置​隐匿/挥霍资金用于正常经营
​逃匿行为​收款后失联积极协商解决
​补救措施​无退赔意愿提供替代方案

六、2024年司法认定新规
1. ​​“非法占有目的”推定清单​
✅ 合同标的物折价率不足60%(如虚高报价)  
✅ 收到货款后 **15日内转移至非关联账户**  
✅ 将资金用于 **赌博/奢侈品购买**(非合同用途)  
✅ 伪造 **上下游交易链条**(无真实货物流转)  
2. ​​出罪抗辩事由​
    资金用途 --> A[证明用于合同项目]
    经营状况 --> B[提供完税凭证+社保记录]
    协商态度 --> C[书面还款计划]
    客观障碍 --> D[政策变化/意外事故证明]

七、刑民交叉案件处理规则
    已提起民事诉讼 --> 发现犯罪线索 --> 移送公安机关
    刑事立案后 --> 民事诉讼中止
    刑事退赔不足 --> 另行民事诉讼追偿

​黄金救援期​​:刑事立案前通过 ​​《刑事合规整改》​​ 可阻却犯罪认定(2024年试点)


八、企业合规免责路径(单位犯罪)

​三步合规机制​​:

  1. ​制度重建​​:修订合同审批流程(增加资金穿透审查)
  2. ​责任人切割​​: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豁免单位罚金)
  3. ​全额退赔​​:在起诉前退缴违法所得

成功案例:某钢铁贸易公司合同诈骗2.3亿元,通过合规整改 ​​不起诉​


九、证据链条攻防要点
公诉方核心证据链
    合同文本 --> 虚假条款 --> 资金流向 --> 个人挥霍
辩护方反击策略
​证据类型​抗辩目标操作指引
财务审计报告切断“非法占有目的”证明资金投入生产经营
微信聊天记录证明积极协商提供还款承诺录音
第三方鉴定质疑损失金额申请对货物/资产重新评估
政策文件归责于客观风险提供疫情/政策调整红头文件

十、大数据风险预警

​高危行业​​(2024上半年案发率):

  • 钢材/煤炭贸易 ​​38%​
  • 电子设备代理 ​​22%​
  • 建筑工程分包 ​​17%​
  • 跨境电商服务 ​​12%​

​风控建议​​:
⚠️ 签约前登录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核查实缴资本
⚠️ 分批支付货款(首付≤30%)
⚠️ 要求提供 ​​完税凭证+银行流水​​ 佐证履约能力

​终极防线​​:对公账户收款后立即核查 ​​“企查查风险监控”​​ 推送(异常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股权质押时自动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