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费、服务费等附加费用是否受利率上限限制?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民间借贷中的中介费、服务费等附加费用​​需受法定利率上限限制​​,其合法性认定需满足“综合成本控制原则”。以下是具体分析及判断标准:


​一、法律定性:附加费用属于利率上限的规制范围​
  1. ​费用性质穿透审查​
    法院在裁判中采用“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对中介费、服务费等附加费用进行穿透审查:
    • ​变相利息认定​​:若费用实质是借款人为获得融资支付的成本(如无真实服务对应的“管理费”“咨询费”),则无论名称如何,均视为​​利息的组成部分​​,需与合同利息合并计算。
    • ​非利息费用例外​​:仅当费用独立于借贷关系(如真实中介撮合服务、律师诉讼费),且能提供服务内容证明时,才可单独存在。
  2. ​法定利率上限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总成本上限​​:利息 + 中介费 + 服务费 + 其他费用总和 ≤ ​​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当前约13.8%-14.8%)。
    • ​旧案衔接​​:2020年8月20日前签约的借贷,可适用年利率24%的旧上限。

​二、利率上限的计算范围:哪些费用需合并计算?​

法院在计算综合成本时,重点审查以下费用是否实质构成融资成本:

​费用类型​​是否计入利率上限​​判定标准​
​无服务对应的“管理费”​ 计入无服务记录、虚高收费(如本金15%的“咨询费”仅提供制式合同)
​砍头息(预扣费用)​ 计入预扣中介费导致实际到手本金减少(例:借款10万收3万中介费,按7万计本金)
​关联交易服务费​ 计入关联公司收取费用(如A公司放贷,B公司收“服务费”)
​真实中介服务费​ 不计入提供撮合证明、服务内容与市场价匹配(需留存服务记录)
​合理律师诉讼费​ 不计入因借款人违约产生的合理维权费用

​三、合法收费的认定条件​

即使费用名称合规,仍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服务真实性​
    • 提供中介合同、服务过程记录(如咨询记录、风险评估报告)。
    • 收费与市场水平匹配(如撮合服务费通常为1%-5%,显著偏离则无效)。
  2. ​综合成本合规​
    • ​公式​​:实际年化利率 =(利息 + 附加费)÷ 实际到手本金 × 期限 ≤ LPR4倍。
      :借款10万元,年息12%,收2万元中介费。实际成本 =(1.2万利息 + 2万中介费)÷10万 = 32%,远超当前上限(13.8%),超出部分无效。
  3. ​禁止本金预扣​
    不得以中介费名义预扣本金(《》第670条)。

​四、违规收费的常见形式及法律后果​
  1. ​典型违规场景​
    • ​综合成本超标​​:如“低息12%+高服务费15%”组合,实际利率27%。
    • ​服务虚化​​:收费占本金15%却无实质服务。
    • ​关联交易套利​​:通过控股公司拆分收费。
  2. ​法律后果​
    • ​民事​​:超出利率上限部分无效,借款人可主张抵扣本金或返还。
    • ​刑事​​:若以“手续费”为名从事高利贷、暴力催收,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五、实务建议:如何合规收费或维权?​
  • ​对出借人/中介平台​​:
    隔离关联交易,避免同一控制下公司拆分收费;
    留存服务证据链(如服务记录、市场价证明);
    在合同中披露​​综合年化利率(APR)​​,包含所有费用。
  • ​对借款人​​:
    核算实际到手本金及IRR(内部收益率),拒绝口头承诺;
    要求费用分项书面列明,转账备注用途;
    若遇超额收费,收集合同、转账记录起诉,主张超出部分无效。

​总结​

​中介费、服务费是否受利率上限限制?​

  • ​是​​:只要费用实质是融资成本(无论名称),均需与利息合并计算,总成本不得超过LPR4倍。
  • ​例外​​:真实独立服务产生的合理费用(如诉讼律师费)可除外。
    ​合规核心​​:穿透审查费用本质 + 严控综合成本 + 留存服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