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产期​​工资支付标准

根据中国现行劳动法规及地方性规定,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遵循“​​首月正常支付、次月起不低于最低工资80%​​”的原则,具体规则如下:


​一、支付标准及法律依据​
  1. ​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30天)​
    • ​支付标准​​: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全额工资​​支付,不得降低。
    • ​法律依据​​: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的首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合同标准支付工资。
      • ​周期计算​​:从停工停产当日起连续计算30天(含休息日、节假日),不以自然月为限。
  2.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30天)​
    • ​劳动者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生活费​​,标准为​​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 示例:若当地最低工资为2000元,生活费≥1600元/月。
    • ​劳动者提供部分劳动​​:
      • 双方协商新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如最低工资2000元,实发工资≥2000元)。
    • ​法律依据​​:
      • 《湖南省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超期未安排工作的,按失业保险标准(即最低工资80%)支付停工津贴。
      • 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类似规定均明确80%底线。

​二、适用前提与例外情形​
  1. ​核心条件​​:停工停产必须因​​非劳动者原因​​导致,例如:
    • 政府防疫封锁(如疫情)、自然灾害、经济性裁员、供应链中断等。
    • ​若因劳动者个人原因(如旷工)停工,不适用此标准​​。
  2. ​企业举证责任​​:
    • 用人单位需证明停工停产与劳动者无关,否则需按正常工资支付(如案例:某公司未举证被判全额补薪)。
  3. ​地方差异注意事项​​:
    • ​生活费比例​​:多数省份为最低工资80%,但北京、上海等地可能更高(如北京明确按70%支付)。
    • ​社保缴纳​​:停工期间社保仍需缴纳,不得中断。

​三、企业合规操作指引​
  1. ​程序要求​​:
    • 需书面通知停工停产决定,明确期限及工资计算方式。
    • 超过30天后若需继续停工,应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
  2. ​工资计算示例​​: ​​停工阶段​​​​工资标准​​​​计算示例(最低工资2000元)​​第1个月内(≤30天)合同约定工资(如5000元)5000元第2个月起(>30天)不低于最低工资80%(1600元)1600元
  3. ​违规风险​​:
    • ​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可仲裁要求补差,并加付应付金额50%~100%的赔偿金。
    • ​未缴社保​​: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补缴并加收滞纳金。

​四、劳动者维权要点​
  1. ​证据保留​​:
    • 留存停工通知、工资条、劳动合同,若工资低于标准,需记录未足额支付事实。
  2. ​维权路径​​:
    • ​劳动监察投诉​​:时效为欠薪行为发生后2年内。
    • ​劳动仲裁​​:主张补足工资差额及赔偿金,时效为解除劳动关系后1年内。

​总结:停工停产工资支付规则表​
​停工阶段​​工资标准​​法律依据​
​第1个月内(≤30天)​劳动合同约定的全额工资
​第2个月起(>30天)​未提供劳动:≥当地最低工资80%
提供部分劳动:≥当地最低工资

​提示​​:若用人单位以“停工停产”为名变相降薪(如未实际停产),劳动者可主张违法并索要经济补偿金。建议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书面协议,明确停工原因及待遇,避免法律风险。具体标准可查询当地人社部门细则(如江苏、湖南等地有地方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