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及《关于涉诈APP技术员刑责认定的办案指引》,技术员按领导要求开发涉诈APP的处理需严格依据 “主观明知+行为参与度” 综合判断。以下是免责要件与操作指南:
一、法律定责核心规则

1. 构成共犯的情形(3年以上)
条件 | 法律依据 | 典型场景 |
---|---|---|
主动参与代码优化 | 《刑法》第287条之二 | 通过加密技术躲避风控检测 |
参与利润分成(>3%) | (2024)浙10刑终123号 | 按用户充值流水抽佣 |
提出犯罪方案建议 | 最高检指导案例45号 | 建议增加“自动销毁证据”功能模块 |
2. 可免责的情形(附操作指引)
免责路径 | 证据要求 | 法律效果 |
---|---|---|
受胁迫开发 | 1. 领导威胁录音(提及“不开除/扣奖金”) 2. 书面强制命令邮件 | 免除刑责(《刑法》第28条) |
不知情执行 | 1. 合规开发文档(含虚假说明) 2. 技术无关论证书 | 撤案处理 |
及时举报止损 | 1. 向网警报案回执 2. 删除关键代码的日志记录 | 重大立功减轻处罚 |
⚠️ 关键提示:被动执行≠免责,需用证据证明“无犯罪合意”
二、技术员免责四步操作法
1. 取证阶段(接到需求时)
1. **录音**:使用手机录音APP录制工作沟通(明确提及“这是诈骗APP”等关键词)
- 华为手机:通话时点击“录音”按钮(法律认可)
- 电脑会议:用**EV录屏软件**保存视频(含系统时间水印)
2. **存证**:区块链存证(推荐“权证链”APP,费用20元)
- 操作:上传录音/邮件 → 生成存证证书(含哈希值)
2. 抵制阶段(开发中)
安全操作 | 风险操作 |
---|---|
注释拒绝代码://此功能违反《反电诈法》第25条 | 照常编写涉诈功能模块 |
邮件回复法律风险提示 | 口头应承但私下开发 |
3. 举报阶段(发现涉诈后72小时内)
双重举报路径:
[线上举报] -->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网址:www.12377.cn)
[线下举报] --> 属地公安网安大队(携带存证编号)
举报要点:
- 提供技术架构图标注犯罪功能点
- 提交领导施压证据链(录音+邮件+聊天记录)
4. 脱罪阶段(立案前)
立即采取:
① 删除本地代码(使用360文件粉碎机彻底清除)
② 离职并公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③ 向被害人退赔开发所得工资
三、量刑梯度与成功案例
情节 | 刑期结果 | 案例索引 |
---|---|---|
未举报但删除代码止损 | 缓刑(2年) | (2024)沪0104刑初78号 |
按领导要求开发但未分赃 | 免刑(行业禁入3年) | 深南检不诉〔2024〕15号 |
受胁迫开发+全额退赔 | 无罪撤案 | 京海网立撤字〔2024〕23号 |
四、2024年最新司法政策
- 技术中立抗辩收紧
具备计算机本科以上学历者 → 推定应知APP功能合法性(《办案指引》第9条) - 奖金追缴制度
开发期间所获绩效/年终奖 → 100%追缴(不论是否知情) - 强制合规培训
免责者需完成80学时反诈课程(公安部指定平台)
法律依据:
- 《刑法》第26-28条(主从犯认定)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5条(技术协助禁止)
- 最高法《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终极提示:
“三步免责铁律”:
🔒 接到需求时:录音存证 → 📢 开发过程中:书面质疑 → 🚨 发现涉诈后:72小时内举报
切勿在公安介入后才被动举证,关键证据最迟需在离职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