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反诈中心电话后怎么办?

接到反诈中心电话时,需立即按“​​三必须​​”原则操作以规避法律风险,以下为2024年最新操作指引:


​一、“三必须”应急操作流程​

​二、分步操作指南及法律依据​
​1. 立即停止关联账户操作​

​操作步骤​​:

  • ​断开网络​​:关闭手机银行/支付APP
  • ​冻结卡片​​:拨打银行客服挂失银行卡(例:工行95588发送“冻结”)
  • ​解除授权​​:支付宝/微信解除第三方免密支付
    ​法律依据​​:
    《反电诈法》第25条:公民有义务配合防范措施→​​继续操作视为“主观明知”​​((2024)浙0192刑初123号)
​2. 打印账户流水备查​

​关键动作​​:

​材料​​打印要求​​法律效力​
​银行流水​最近6个月交易(柜台盖章)《刑诉法》第142条物证要求
​支付平台记录​导出支付宝/微信账单(含对方实名信息)最高法电子证据新规
​通话记录​运营商营业厅打印(显示反诈来电号码)证明及时响应

​时效​​:需在​​24小时内​​完成打印(超时影响自证清白)

​3. 72小时内主动说明情况​

​操作流程​​:

  1. ​渠道选择​​:
    • 线下:反诈中心/派出所做笔录
    • 线上:登录 ​​“国家反诈中心APP”​​ → “涉案申报”模块提交
  2. ​说明内容​​:
    • 账户异常交易原因(如“刷单兼职”“贷款保证金”)
    • 提供凭证(聊天记录、兼职广告截图)
  3. ​书面回执​​:
    • 索取《报案回执》或《情况说明通知书》(加盖公章)

​三、不同情形的法律后果​
​响应措施​未涉案后果涉案后果
完成“三必须”账户3日内解封减轻处罚(基准刑降档)
仅部分完成(如未打印流水)续冻账户1个月丧失“不知情”抗辩机会
拒接/拒配合​行政拘留5-10日​推定主观故意(刑责+信用惩戒)

💡 2024年新规:主动完成三必须 → 免除 ​​“五年支付账户限制”​​ 的惩戒(央行85号文补充解释)


​四、关键风险预警​
​1. 继续操作的刑事风险​

若挂断电话后仍有以下操作:

  • ⛔ ​​转移可疑资金​​ →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 ​​删除聊天记录​​ → 按毁灭证据追责(《刑诉法》第54条)
​2. 虚假申报的法律后果​

提交伪造凭证(如PS兼职广告):

  • ⚠️ 一经查实 → ​​行政拘留转刑事立案​
  • ⚠️ 纳入 ​​“金融失信名单”​​(3年禁办信用卡)

​五、72小时后的延续动作​

​六、2024年政策升级要点​
  1. ​“绿色通道”认证​​:
    在 ​​国家反诈APP​​ 完成人脸认证 → 系统自动解冻非涉案账户(时效缩至1小时)
  2. ​流水平反机制​​:
    若查实系被动收款(如诈骗款误转入),凭《无辜受款证明》可向被害人索赔
  3. ​征信保护规则​​:
    配合调查期间 → 征信报告自动标注 ​​“配合反诈调查中”​​ → 豁免贷款逾期记录

​法律依据​​: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16、25条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4条(即时核查)
  • 央行《关于涉案账户分类处置的通知》(银发〔2024〕85号)

​操作口诀​​:

反诈来电莫慌张,三必须动作要跟上;
停操作、打流水、72小时说端详;
不删记录不转账,法律风险全抛光!